社会服务

校地合作

首页 > 社会服务 > 校地合作 > 正文

亩产825.99公斤!我院研发技术实现今年我省小麦最高单产

6月21日,我院院长高志强科研团队研发的“冬小麦夏玉米吨半粮高产技术”研发基地实打实收现场会在翼城县举行,校党委书记廖允成,党委常委、副校(院)长孔照胜现场观摩。经验收,本次测产实收面积3.49亩,鲜重3125公斤,籽粒平均含水率19.5%,杂质0.81%,折合成13%的标准含水量,籽粒净重2882.71公斤,最后折算亩产为825.99公斤,收获今年山西省小麦最高单产。

157E3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在田间考察

本次实打实收按《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进行,由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国家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任组长,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经济作物处、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山西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经过专家组收割机械清仓、田块丈量、过磅称重和籽粒含水量测定等验收环节,上午11时,专家组现场宣布了本次实打实收测产结果。

专家测产验收

宣布实打实收测产结果

冬小麦—夏玉米吨半粮高产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我院院长高志强介绍说:“今年我省小麦经历了去年冬季的断崖式降温、春季较严重的倒春寒、灌浆后期遭受阴雨寡照等逆境影响,致使水地小麦粒重受到明显影响。翼城县唐兴镇小麦田块在实施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后,亩产达到825.99公斤,实属不易,体现了良种与良法的配套效果,也体现了田间精准管理对增产的重要性。”

147E1

校领导与博士工作站师生合影

参会期间,廖允成、孔照胜陪同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党委书记刘录祥研究员,深入研发团队研究生学习、生活、实验场所,与长期驻扎基地开展“吨半粮”高产技术研发和推广示范的研究生进行了科研、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交流,勉励同学们深刻学习,多深入农户进行调查研究,深度了解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产业发展的难点,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要弘扬农大“崇学事农”精神,做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研究,将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收获里,努力成为新时代知农、爱农、事农的科技工作者。

当天,专家组还对耕播优化水肥精量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烟农1212”百亩方进行了实打实收,实收面积为15.75亩,经过鲜重、含水量、杂质率测定,折合成13%的标准含水量,亩产为748.49公斤,取得了全省百亩方单产喜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