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我院院长高志强科研团队研发的“旱地小麦因水施肥探墒沟播抗旱栽培技术”在闻喜县后宫乡上院村的技术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等单位相关专家、团队教师和学生、合作社人员、种植大户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实打实收现场会。

示范田和对照田块播期为2023年10月10日,品种临旱8号,播量25斤/亩。专家组按照农业农村部高产创建实收测产的相关程序规定,通过丈量面积、查验清仓、校正计量器具、测定含水率、称重,计算产量。
经测产,示范田块实收面积3.56亩,实收小麦鲜重1220公斤,平均含水量10.87%,按照小麦入库13%的含水量标准折合干重1249.87公斤,平均亩产351.09公斤8。对照田块实收面积1.70亩,实收小麦鲜重440公斤,平均含水量11.19%,按照小麦入库13%的含水量标准折合干重449.15公斤,平均亩产264.21公斤。示范田比对照田亩均增产86.88公斤,增幅32.88%。本年度在气象条件偏旱且后期遇到干热风等不利天气影响的情况下,“小麦探墒沟播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依然取得了30%以上的增产效果,充分说明该技术在蓄水保墒和促进旱地小麦抗逆稳产方面所发挥的积极效应。